在线老虎机

当前位置: 在线老虎机  >  教学项目  >  本科  >  教学通知  >  正文

教学通知

【转】大中衔接 | 吉林大学-长春市十一高中思政课系列活动(一)

时间:2022-11-11 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 点击:

为做好“大中衔接”,进一步增强高中学生建设祖国、振兴中华的使命感、责任感和紧迫感,应我校优秀生源基地——长春市十一高中邀请,开展“吉林大学-长春市十一高中思政课系列活动。

“深思立身道,精读修业书”。读书,从古至今都是启智、修身、治学的重要途径,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。本期思政课由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静老师带来,为我们分享读书对精神成长的意义。李教授启发十一高的学子们要向先贤们学习,从读书中汲取成长的精神力量,努力地完善自我,做一个精神的强者,从而不负历史和时代的使命。

李静,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文系系主任。北京大学文学博士,中国词学研究会副会长。

本期思政课程学习内容如下:

十一高的同学们:

你们好,今天想跟大家谈谈读书对精神成长的意义。关于读书,古往今来,有很多的经典表述,北宋真宗皇帝所写的《励学篇》,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,诗中说:“富家不用买良田,书中自有千钟粟。安居不用架高楼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娶妻莫恨无良媒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出门莫恨无人随,书中车马多如簇。男儿欲遂平生志,五经勤向窗前读。”说的是,在宋代,一个人想要出乎其类、拔乎其萃,想要出人头地,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,那么,读书是唯一的选择。的确,在宋代,几乎所有的人想要有锦绣前程,走读书、科举取士几乎是唯一的途径。所以,宋代的科举考试也是非常地卷,三年一大比,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人,可谓凤毛麟角。举一个例子,宋仁宗嘉祐二年,公元1057年,这一年报名参加科举考试的人,有人做过一个大致的统计,约有40万人,经过乡试、会试等层层选拔,最终800多人脱颖而出,取得功名,录取率大概是五百比一,这个比例是不是太卷了。但是现在的情形不同了,现在的职业选择非常多样,俗话说,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那么,这是不是意味着,就可以不读书,或者不好好读书了呢?非也。前几天看了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作的一个讲座,记得其中有这样一句,说得特别好,他说:读书不仅使人明志,而且读书能让人内心得到更多的释放。读书对有些人来说是种职业,但是对任何人来说,它都应该成为一种习惯。”的确如此,对于每一个人来说,读书不仅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,更是我们砥砺意志、完善人格的不二法门,对于我们的精神成长,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。通过读书,你可以跨越千古,与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做一场跨时空的对话,从他们的身上,从他们的著述中汲取成长的信心、勇气和力量,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”,一个人只要内心足够的强大,那么你就是不可战胜的,你就能从容地面对人生所可能遭遇的种种“幸”与“不幸”,就能坦然地接受人生的所有赐予,包括成功,也包括失败,就能够做到胜不骄、败不馁,真正成为主宰自我的王者。

说起读书,我总喜欢和大家分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事。《宋史》用了近万字的超长篇幅对苏轼精彩的一生作了极为详尽的著录,在《苏轼传》的最后,《宋史》给予了苏轼这样的评价:“器识之闳伟,议论之卓荦,文章之雄隽,政事之精明,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,而以迈往之气辅之。故意之所向,言足以达其有猷,行足以遂其有为。至于祸患之来,节义足以固其有守,皆志与气所为也。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苏轼在器识、议论、文章、政事这四个方面都卓尔不群,有着异乎常人的建树,取得了极高的成就,那么苏轼这些成就是怎么取得的呢?《宋史》的作者把它归结为苏轼所具有的特立之志和迈往之气,也就说,苏轼之所以能够卓立千古,其主要的原因是他有着坚定的志向和操守,有着一往直前的勇气和气概。那么这种“志”和“气”是天生的吗?当然不是,而是从阅读中汲取的养分和力量。《宋史·苏轼传》中记录了苏轼小时候读书的一件事,说苏轼十岁的时候,他的父亲苏洵四处游学,母亲程夫人亲自教他读书,有一天,当读到《汉书·范滂传》的时候,程夫人止不住地叹息。范滂是东汉名臣,少时即有澄清天下的伟大志向,为人清廉正直,但是,当时,朝政混乱,宦官专权,范滂却不畏权贵,敢于同宦官佞臣作斗争,后被诬陷,逮捕入狱。临死之前,老母亲到大牢中来探视,母子相见,分为悲痛,但是范滂的母亲深明大义,诀别之际,她强忍悲痛,勉励儿子向当时一些正直的名士学习。最终,范滂慷慨赴死,死时年仅三十三岁。苏轼在读了《范滂传》之后,很是感慨,他跟母亲说,如果有一天,我也像范滂那样,母亲您能答应吗?程夫人说,你能做范滂,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?可以说,正是在古书、古人的熏陶下,苏轼才养成了一种“特立之志”和“迈往之气”,也正是有了这种“特立之志”和“迈往之气”,苏轼才能够从容地,甚至是微笑地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坎坷,种种不幸,从而最终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伟人。

大家都知道,苏轼一生三次被贬,屡次遭受政敌的诬陷和迫害,但是每一次,苏轼都能够履险如夷,“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”,黄州、惠州、儋州,这三个地方都是苏轼被贬之地。可是,不管走到哪里,苏轼都能够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,被贬黄州,垦荒东坡,与清风明月相伴,苏轼高唱: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“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”;被贬惠州,弊衣疏食,苏轼却处之泰然,每天睡到自然醒:“报道先生春睡美,道人轻打五更钟”;甚至翻山渡海,到了更远的海南儋州,他依然说:“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”海南儋州,在宋代的时候,可以说是真的荒凉,用苏轼自己的话说,是“食无肉、病无药、居无室、出无友”,没有肉吃,病了无医药,没有住的地方,出门也没有朋友,被贬到儋州,可以说是史上最远的贬谪了,到了这里可以说是九死一生,苏轼到了这里之后,就有了老死于此的心理准备,可是他却说,“吾不恨”,真的不恨吗?不但不恨,反而把这次贬谪看作是一生当中最奇特的一种旅行,更甚者,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故乡:“我本儋耳人,寄生西蜀州”,在海南近三年的时间里,他写了170多首诗歌、160余篇文章,同时续写完成了《易传》《书传》《论语说》3部经学著作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胸怀,这又是何等强大的意志品质!这就是苏轼的境界。古人说: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,正是如此多的磨难造就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。而这种旷达胸怀和坚定意志的源泉是什么?我们觉得还是得益于苏轼早年的对于中国古代经典的熟读和濡染。苏轼的弟弟苏辙在给他写的墓志铭中说:“初好贾谊、陆贽书,论古今治乱,不为空言。既而读《庄子》,喟然叹息曰:‘吾昔有见于中,口未能言,今见《庄子》,得吾心矣。’”“后读释氏书,深悟实相,参之孔、老,博辩无碍,浩然不见其涯也。”可以说,正是融通了儒道释三家,苏轼才真正做到了参透人生,才真正成为精神上至为富有、至为充实的人。

悠悠数千载,泱泱大中华,中国历史上像苏轼这样的伟人代不乏人。向先贤们学习,从读书中汲取成长的精神力量,努力地完善自我,做一个精神的强者,从而不负历史和时代的使命,这或许也正是新时代青年的必然选择。

课后,学生们也都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,积极发表了学习感悟。












    


课程原文听取链接://mp.weixin.qq.com/s/phzT4FAIWx0KM-lW6VLJrg